0755-26858660

前海、盐田综保区:产业现状与展望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详情

       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和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是深圳两大重要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所依托的港口条件、优势航线、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不一样、两者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


       产业现状

       前海综保区:“保税+”业务,注重深港融合

       前海综合保税区位于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内,毗邻香港,前身是2008年成立的前海湾保税港区,2016年整合优化规划面积调整为2.90平方公里,2020年8月升级为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2024年前海综保区进出口3752.5亿元人民币,增长49.9%,进出口总值列全国第四、广东省第一,占深圳全市三个综保区的三分之二。
       随着珠三角货源腹地产业的变迁以及大湾区港口群的激烈竞争,叠加前海通道优势、口岸优势、区位优势、关检特殊政策和高新产业聚集优势,前海综保区以仓储物流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开展国内国际紧密联动、深港深度融合的保税物流分拨业务。从最初出口拼箱、进口拆箱、进口保税仓储、“一日游”等向进口分拨、出口集拼、国际集拼、香港前店后仓、机场前置货站、保税检测维修、跨境电商等保税+新业态蓬勃发展。截止2022年底,前海综保区有实际运作企业超175家,仓库总面积约93万平方米。但是随着前海综保区二期地块集中开发建设,预计未来三年前海综保区新增仓库规模上百万平方米,挑战与机遇并存。

       盐田综保区:港口物流为主,注重区港联动
       盐田综合保税区位于盐田港后方陆域,紧靠全球单体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码头——盐田港,是盐田港后方陆域的核心功能区。2020年由原沙头角保税区、盐田港保税区整合升级而来。2024年盐田综保区进出口额1286.05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值列全国第十七。

       盐田港全球航运网络覆盖欧美主要港口,可以支撑综保区国际中转、保税仓储业务,吸引了马士基、中远海等国际物流巨头进驻,区内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国际贸易、临港加工和冷链仓储等。随着盐田港面临周边港口的竞争分流,临港物流发展同质化,且盐田综保区传统物流附加值低,高附加值业态占比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多年来盐田综保区进出口总额增长缓慢,在欧美远洋外贸环境复杂多变和市场定位单一的双重夹击下更加式微。目前盐田综保区内仓库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米,2024年底空仓率20%-30%,且月租金下滑到35元+/平米·月。

                                                     前海综保区和盐田综保区进出口额比较

(上图两个综保区进出口额比较看出,虽然前海综保区仓库体量不如盐田综保区,但与盐综保传统保税仓储业态占比较高相比,前海高附加值业务带来单位土地产出效益更高)


       发展展望

       前海综保区:聚焦“制度创新+数字经济”
       由于前海深港协同效应突出,更利于吸引国际资本与高端服务业,且政策灵活度高,适合新业态试点并探索新型海关监管模式。依托深港合作发展数字贸易和跨境金融,依托前海数字经济核心区,拓展跨境电商全链条服务(如退货保税仓、海外仓集货等)。发展“保税+科技”业态,如保税研发、检测维修等。

       盐田综保区:强化“港口经济+物流升级”
       随着盐田港三期码头扩建以及平盐铁路扩能改造,通过基础设施升级提升竞争力,推动智慧港口、多式联运和拓展国际中转。一方面随着盐田港三期扩展,发展国际中转集拼、船舶保税燃料加注等高附加值港口服务业;一方面是临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拓展,通过海铁联运连接更广阔内陆腹地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未来能否通过“港口扩容+临港物流能级跃升+区域辐射力增强”实现从通道经济向港口经济生态圈的跨越,让我们拭目以待。

       总结
       前海与盐田综保区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服务型开放”与“物流型枢纽”的分工。前海综保区代表深圳参与全球高端服务业的竞争,而盐综保代表深圳夯实全球供应链的硬实力,保障实体贸易流通效率。二者在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国际贸易枢纽中形成“双轮驱动”,共同推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0755-26858660